2017年,我们按照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坚持“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理念,按照省民政厅“抓创新、抓落实、补短板”的工作要求,激发新能量,强化新举措,突出新成就,推动了我市民政事业的发展。
(一)积极争取,党委政府高度重视。
在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民生工作的新时期,市委、市政府十分关心支持我市民政事业的发展。一是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中共利川市委 利川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市民政事业加快发展的意见》(利发[2017]6号);7月10日,召开了高规格、大规模的全市民政工作会议,州委常委、利川市委书记沙玉山主持会议,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涛作主题报告,市四大家领导、市直各正科级单位领导、各乡镇(办事处)的书记、乡(镇)长、分管领导、民政办主任等300人出席了会议。二是市政府给民政局划拨土地100亩,用于民政福利中心、儿童福利中心、军休所等项目建设;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新建了市救助站、殡仪馆吊唁大厅、殡仪馆办公楼,维修了福利院和殡仪馆原吊唁大厅;在预算外为民政局预算民政项目前期建设、冬暖工程、平安工程、涉军维稳等经费1000多万元;拨付资金20万元用于购买殡葬车,拨付资金15万元用于购买救助车;为乡镇福利院配备了电脑、打印机,安装呼叫系统;借助“冬暖工程”、“平安工程”等民生项目,投入资金为农村福利院配备空调、烤火炉等设备设施。三是政府民政局新增编制28名,民政局通过遴选、选调、招考等方式,新进工作人员20名。
(二)为民解困,民生保障体现新作为。
一是城乡低保管理规范。坚持动态管理,应保尽保,应退尽退的原则,保障农村低保24427户40164人,发放低保资金8687.23万元;保障城市低保1648户2351人,发放低保资金1193.70万元。共计发放低保26075户42515人,发放低保资金9880.93万元。核查新增2047人,核查脱保2989人。发放105人“城镇定补和40%生活救济”保障对象补贴保障金37.69万元。二是特困人员供养落实。对全市3852人特困供养对象发保障金2063.37万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标准统一执行5100元/人·年。三是医疗救助全面实施。对农村低保、五保、孤儿、优抚对象按照每人150元和城市低保按照180元每人的标准进行了全额合作医疗资助代缴。对重特大疾病予以医疗救助,实现了“一站式”结算全覆盖。四是临时救助及时有效。按照“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工作目标,全年实施临时救助5626人次,支出救助金487.00万元。全年共接待各类流浪、乞讨救助人员651人。五是兜底保障精准扶贫。全市兜底保障43987人,助推了精准脱贫工作。六是比对反馈真情实况。向有关部门上报源数据(城乡低保、特困供养)共计254519条,比对数据(死亡数据)共计1198条,生成问题线索2745条,最终查实618条,对最终核查的问题进行了全部处理。
(三)拥军优属,军民融合体现新作为。
始终把双拥、优抚、安置工作作为服务军队建设、巩固军政军民团结的大事来抓,初步建立了城乡发展与国防军队建设共建共享融合机制,对全市4634人享受国家政策抚恤补助的重点优抚对象发放抚恤定期补助资金2120.95万元,挤出资金120.00万元,切实帮助复退军人“解三难”(住房难、生活难、医疗难)。妥善安置2017年转业士官28人。
(四)深情关爱,社事发展体现新作为。
一是认真开展孤儿救助。全市现有孤儿159人,累计发放孤儿基本生活补助经费207.3192万元。二是推进养老事业发展。全市有农村互助照料活动中心(幸福院)262个,积极鼓励支持社会力量投资养老服务业,设置床位1100张的清江源民办养老机构和设置床位700张的汪营龙湖老年公寓已经落成。三是落实残疾“两项”补贴。全市享受生活补贴的困难残疾人有7467人,享受护理补贴的重度残疾人有15126人,共发放残疾人补贴资金1744.265万元。四是录入困境儿童信息。积极响应“合力监护、相伴成长”行动,调查摸底农村留守儿童28102人,为救助困境儿童提供第一手材料。五是福彩事业良性发展。截止2017年11月17日,共销售福利彩票1.122亿元,其中电脑福利彩票销售7854万元,即开型 “刮刮乐” 销售525万元,中福在线销售2849万元,筹集本级福彩公益金932余万元。六是高度关爱高龄老人。全市现在享受高龄津贴补助的老人共有15208人,其中80至89岁高龄津贴享受对象有13829人,90-99岁高龄津贴享受对象有1362人,100岁以上高龄津贴享受对象有17人,全年共发放高龄津贴975.51万元,已办理发放老年优待证480张。
(五)大爱无疆,慈善事业体现新作为。
今年以来,市慈善总会为我市的慈善事业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一是组织了38名先心病患儿到恩施州中心医院进行筛查救治;二是组织了9名脑瘫患儿到恩施州中心医院进行筛查救治;三是向省慈善总会申请资金20余万元,用于全市100多名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成人风湿性心脏病、尿毒症等患者的救治;四是向州慈善总会申请资金37万元,用于解决我市9户因灾倒房户的救助;五是组织全市312名癫痫病患在市人民医院接受北京专家进行免费筛查,筛查出159名患者适宜进京治疗,对此,市慈善总会向政府争取资金79.50万元,为其解决进京治疗费,10月中旬,市慈善总会带领第一批患者(32名)去北京治疗回来,效果很好,患者们为市慈善还送来了锦旗和感谢信;六是为全市230人次(单位),拨付慈善救助资金253.8789万元;七是开展慈善助学活动,积极争取上级慈善总会到利川增设、升级慈善阳光班;八是开通了“利川慈善总会”微信平台救助系统,协助省慈善总会在市人民医院开通了(试点)“慈善联合医疗救助”平台。
(六)协同发展,基政治理体现新作为。
扎实推进我市基层政权服务能力建设和城乡社区综合治理工作,下拨9个农村社区建设试点“以奖代补”专项资金210万元,为全市8个“难点村”拨付治理经费80万元,以“规范建档”整理村情村况为抓手,分析研究村情民意;以“破题解难”化解基层矛盾为抓手,实施有效治理;以“民情沟通”强化为民服务为抓手,推进“阳光政务”;以“帮扶结对”发展农村经济为抓手,促进强村富民。8个“难点村”得到了有效治理,村级规范化建设逐步形成。
(七)尊重历史,地名普查体现新作为。
我市共入库11大类数据信息10566条,编写地名调查目录和普查成果表10566条(张)。标绘1:5万纸质地图21幅,制作成果图21,已收集编纂地名故事120多篇;成功拍摄了地名普查宣传片《夷水探源》。今年6月27日,省地名普查办对我市的地名普查工作进行全方位检查验收,对我市的地名普查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其中:地名文化挖掘得分18分,取得全省并列第一名的好成绩;质量评价体系得分为97.4分,高出国家验收标准3.7分。地名图录典志及地名文化丛书编纂工作正在加紧实施,地名数据库入库检查通过比率100%。印发了《利川市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及地名文化保护的通知》。
(八)勇敢面对,灾害防控体现新作为。
2017年,全市发生山体崩塌、洪涝(风雹)等自然灾害9次,受灾人口达75456人次,因灾死亡3人,紧急转移安置83人次,需紧急生活救助67人次,农作物受灾面积2229.5公顷,成灾面积1134.1公顷,绝收面积446.9公顷,因灾死亡大牲畜6头,倒塌房屋2户4间,严重损坏97户240间,一般损坏房屋112户187间。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614.40万元,其中农业损失2286.20万元,工矿企业损失50.00万元,基础设施损失4239.50万元,公益设施损失189.00万元,家庭财产损失849.70万元。对此,我局及时拨付冬春救助资金931.00万元,拨付省级自然灾害生活补助资金67.30万元,拨付中央自然灾害生活补助资金100万元,发放救灾物资棉被1726床,棉衣130件,棉大衣60件。对4户倒损房屋进行了重建,对213户需要修缮的房屋进行了修缮。备足了冬春自然灾害的救济棉衣、棉被、粮食、帐篷等物资。
(九)忠于职守,依法行政体现新作为。
按照民政执法的任务要求,我们建立了殡葬执法值班巡逻责任制,对市政府界定的火化区进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天候、全覆盖的巡察。移风易俗,为了提高祭扫者的安全意识,我们利用执法宣传车在全市范围大力宣传和谐殡葬、绿色殡葬理念,积极倡导“文明祭祀、平安清明”,全市形成了文明进步的丧葬新风。加大了对安置公墓基础设施设备的维护,对经营性公墓实行严格监管,禁止哄抬墓地价格从而谋取暴利的现象发生。
加强社会组织管理,严格行政审判程序,依法登记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等社会组织申请工作。
(十)热心服务,婚姻登记体现新作为。
婚姻登记是一项关系百姓、稳定社会、服务经济的工作,我们严格按照民政部《婚姻登记工作规范》和省厅相关要求,进一步规范婚姻登记工作,确保婚姻登记工作的独立性和严肃性,热情接待每一对前来办理婚姻业务的群众,为结婚者送去祝福,为离婚者进行劝导。截止11月底,全市已办理结婚登记5875对,办理离婚登记2337对,办理补领结婚证2325对,办理补离离婚证227对,成功劝导80多名计划离婚者言归于好。
(十一)坚定信念,党的建设体现新作为。
一是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钙”。将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作为民政局的首要政治任务。通过理论学习、召开了党组会、开展“两学一做”和“支部主题党日”等活动,补足党员干部精神之钙。严肃规范“三会一课”等党组织活动,使党风廉政建设制度化。
二是健全制度体系,绷紧“责任弦”。局党组严格按照市委的要求,认真落实主体责任,健全完善“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各负其责,基层党支部组织协调,部门负责人齐抓共管”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实现了中层以上干部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日常管理指标化、指标管理数字化、数字管理累积化。全局上下形成了同心协力,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全面从严治党新局面。
三是优化政治生态,系牢“风纪扣”。按上级要求,及时组织党员、干部学习了《市纪委关于七起严重违纪违法典型案件情况的通报》、收看了《不可触碰的纪律红线》《蝇贪之害》等警示教育专题片,使党员干部受到震憾和警醒。
坚持抓表抓里、抓实抓长,盯住“钱袋子”治贪,盯住“关键人”治乱,既坚决协助市纪委查处乡镇民政办、福利院违纪违法案件,又严格追究机关相关负责人的责任。今年以来,局党组协助市纪委对“乡镇民政办民政资金监管不力”“分散供养五保户、优抚对象在核实上把关不严”等问题涉及的相关党组成员、市社会救助局主要负责人进行了约谈;对原任党组主要领导和1名新调入党员发生本单位及其他单位历年的违纪行为给予了开除党籍和党内警告处分。
四是加强作风建设,打造“民政铁军”。局党组紧紧围绕“抓班子、带队伍、正作风”这一核心任务,坚持坚“学”“做”两手抓,着力提升党员干部队伍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持续纠“四风”树正风,努力打造一支“清廉为官、事业有为”的“民政铁军”。局党组按照“因材施用”的原则,合理调整10余名工作人员岗位,充分利用干部职工的专长,广泛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同时,局党组分别对今年以来消极应付组织生活的2名党员进行了约谈,对上班打磕睡的1名干部进行了通报批评,并责令他们写出了书面检讨。
局党组书记亲自带队,组织党员干部先后赴荆州、咸宁、孝感等地考察学习先进经验,积极引导全系系统干部职工向先进单位、先进个人看齐,争做合格党员、合格干部,不断打造“民政铁军”,逐步争创市级、州级、省级、国家级“标杆”。局机关支部全体党员,多次到扶贫联系村开展“助力扶贫攻坚,喜迎十九大”活动,与贫困村农村党员一起重温入党誓词,一起学习党章党规,一起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度贫困地区的重要讲话精神,激励党员干部学习革命先烈不惧艰险、不畏困难的精神,坚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积极帮助联系村脱贫致富,竭力将民政部门的扶贫联系村打造成全市扶贫工作的样板村。
(十二)提能增效,机关建设体现新作为。
一是创新思路,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围绕主体责任“全明细”,兜底保障“全落实”,扶贫帮困“全行动”,安全隐患“全排查”,应急响应“全准备”,廉政教育“全警醒”的“六全”工作法,推动工作落实。实行一名班子成员分管两个股室(局属单位)、联系两个乡镇(办事处)开展民政工作的“1122”工作模式,使工作上心,责任上肩。
二是体察民情,认真办理议案提案。全年涉及我局的议、提案共5件,我们做到了见面率、回复率、满意率三个100%。
三是开门纳谏,认真办理信访工作。全年接访100件,其中:网上信访93件,来信7件。其中,接待群众来访67批次,149人次,为救助对象解决返程车票89张,临时救助126人次。
四是营造氛围,积极开展舆论宣传。制定民生工作宣传教育方案,全方位、多渠道、广领域开展民生宣教活动,编撰《民政动态》,通过报刊、网站和QQ、微信等新媒体广泛宣传民生工作,开展大型宣讲活动3次,发放民生宣传资料10万份,开办学习班5期,编发新闻、信息160余篇。
五是协同发展,各项工作有序推进。积极开展“六城”同创、文明创建、信息报送、消防安全、全民健身等工作,整个民政系统积极向上、团结和谐的氛围初步形成。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也还存在一些不足,在“增速换挡、结构转型、动力转换”的新常态下,我们的工作思维、发展理念、工作作风与民政事业转型跨越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还有差距,一是民政队伍建设有待加强,业务能力有待提高;二是为民解困保障民生的理念有待加强;三是在优抚安置拥军优属上需要政策支持;四是防灾减灾应对自然的能力不强;五是居家养老事业尚在探索之中。这些问题,一定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在今后工作中努力逐步加以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