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要闻
【中青班故事】学《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心得
mobile 28365365 www.www.jihuiku.com  2018-06-22 15:53:48  来源:
【字体: 】 打印本页 分享

利川市教育局驻偏岩村常务副队长  骆奕啸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共采访了29人,通过同他一起插队的北京知青、同他朝夕相处的当地村民,还有当年同他相知相交各方面人士的描述,还原了习近平总书记当年“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历练故事,再现了总书记知青时期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


近期,我反复品读了此书,通过书中文字,一个具有独特魅力,可感可信、可亲可敬的青年习近平身影跃然心中,让我感受颇深。


信念是力量之源


2002年,总书记发表了一篇回忆文章《我是黄土地的儿子》,里面讲到几年中过了“跳蚤”、“饮食”、“劳动”、“思想”四大大关。对于一个年仅十六岁的城市少年突然从繁华的首都来到这样的山沟里,煎熬自是不言而喻。


同时,1969年正处于一个特殊的时期,他显赫的家世在当时并未能给其带来任何方便,还带来了不少烦恼。根据和他一起插队的雷平生口述,一次前往公社开会的过程中,一个正常回归本队队伍的行为,竟然有人喊出“习仲勋儿子不跟红旗走”的言论,并且类似的事情还发生过多次。对别人而言,知青生涯是从零开始,而他则是要从负数开始。年仅十几岁的少年,面对这样的情况,多数是选择颓废,但他的情绪思想却是稳定向上。


后来办铁业社、种果树、办沼气等一些列事情都是困难重重,但他都能保持良好的心态,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做好每一件事情,一方面是和其坚韧的性格有关,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有着坚定的信念——自己是黄土地的儿子,要为群众做实事。


正因为有这样的信念,他才能在很多传统都作为“四旧”或“封建落后”的东西被破坏掉的非常时期,对一位陌生的过世老人,一位老党员的母亲恭敬地吊唁鞠躬,才能在物资极度匮乏的时候对一个曾经的老革命倾囊相助,才能战胜农村的艰苦,才能在面对困难时迎难而上,才能在面对最普通群众时没有没有架子,能和村民同吃同住,能帮村民找猪,能走十几里山路查看果园,才能与群众一起放羊、铡草、挑粪。


这种信念,一是来自于父辈的革命信念传承,这种传承早就通过家庭教育植入血脉,二是来自于七年知青时光和朴实农民的相处,因为这七年的相处,父辈植入血脉的信念慢慢溶解,融入骨髓,外化为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的责任感,外化为面对复杂环境的无畏勇气,外化为强国的强大使命感。


学习是成长之基


信念是理想、是目标,朝着信念前进需要做事,需要有做事的能力,需要能力的成长,成长来源于学习——实践学习和书本学习。


从繁华北京到贫瘠的陕西延川县,除了物质的匮乏,还有繁重的劳动。在高强度的体力劳动之后,多数人到晚上便是早早休息,但当时的习主席却是抓紧一切时间学习,到了夜以继日的程度。根据当日和他同住一屋雷平生讲述,他经常在半夜醒来的时候发现旁边的灯还亮着。


纵观全书,29人的讲述,许多人都提到习总书记有“爱学习”“读书瘾”,他利用一切零碎时间读书学习。不仅是书本的学习,还包括实践学习,田间劳动实践,学习插秧、打草,亲上果园,到四川学习办沼气,亲自实验沼气建设。从梁家河的窑洞到清华大学的课堂,从基层工作到治国理政,他始终把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


实干是事业之本


信念是目标,知识是武器,成就事业的根本还在于运用有力武器,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干出实绩。


习总书记在梁家河插队的七年,是苦干实干的七年,他曾经说过,陕北七年生活最大的收获之一,就是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而《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书中,几乎29人都提到,“习近平肯吃苦,能干事”。最初的田间劳动,他是一锄一犁地干过来的,带领村民打坝、办沼气、修灌溉井、打坝、办铁业社、缝纫社、办代销店、种烤烟等,他都是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干出来的。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