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川市政务信息
〔2018〕9期
利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年3月16日
【本期摘要】
利川市“五治五促”打造河长制升级版
利川市“五举措”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利川市“五字战术”打好新一轮退耕还林“攻坚战”
利川市“六举措”保障农村集体聚餐“零事故”
利川市元堡乡竖“红黄绿”牌连线村干部管理
利川市“五治五促”打造河长制升级版
市政府办公室
一是河长主治,促责任落实。出台《利川市河长制实施方案》,将5公里以上的78条河流全部纳入河长制管理范围,落实市级河长12名、乡镇级河长93名、村级河长296名,实现三级河长全覆盖;配齐河道信息员318名、河道管理员56名、河道保洁员121名。目前,“3+3”河长制管理模式基本形成。
二是源头重治,促项目实施。先后对清江城区河段、柏杨梅子水、建南河集镇段、元堡忠孝河、汪营转转河、团堡小溪河等河流进行集中治理,累计投入项目资金近3亿元。同时,将清江、郁江列入长江重要支流重点河段治理规划,8条流域面积2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已列入全国中小河流治理规划。
三是依法严治,促日常巡护。公安、检察、法院、水利、住建、国土、环保、城管等相关部门分工协作、联合执法,定期研究解决河道整治问题。同时,全面禁止市域河道采砂。截止目前,开展各级河长巡查2354次、执法检查600余人次,查处办理各类水事、渔业违法案件30余起,拆除围栏围网7000余平方米、网箱77口。
四是系统共治,促长效治理。出台《利川市河长制工作考核、问责和激励办法》、《利川市河长制信息共享制度》、《利川市河长制信息报送制度》、《利川市河长制工作督察制度》、《利川市2017年全面推行河长制市级验收办法》等九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每年落实450万元补助资金细分到各乡镇,并将河道管理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
五是群防群治,促公众参与。投入河道管理宣传经费20余万元,印制宣传资料2万余份、制作并发放河道管理法律法规汇编1万余册、竖立固定宣传告示牌430多块,出动宣传车600余次。同时,利用电视、网络、LED、短信等平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积极营造广大群众关心、支持、参与和监督河道管理的良好氛围。
利川市“五举措”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市政府办公室
一是基础设施均等化。建成国家一级图书馆、文化馆各1个,综合性体育场1个,室内体育馆3个,文化馆分管9个,图书馆分管14个,村级文化服务中心480个,文化广场320个,百姓大舞台50个,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室575个,基本形成市、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全覆盖。
二是力量参与社会化。利用社会资本新建高规格影剧院4个,中国山马赛利川站比赛、“书香夷水·文化利川”全民阅读等品牌活动实现社会化购买,“最美舞姿”、“ 最美歌声”、“百盛杯”职工篮球赛等文体活动由企业赞助冠名,谋道、毛坝等地利用房产开发投资近1000万元建设文化广场60多个。
三是共享工程数字化。文化利川网采取“1+3+N”建设模式,把全市范围内“两馆一站”及其他公共文化信息资源汇聚其中;集远程教育、会议讲座等功能为一体的PC端微端平台——远程教育直录播系统已正式运行。
四是扶贫攻坚特色化。整合资金1700万元投入贫困村文化广场、文体设施网络建设;在全市首批11个民宿旅游重点村实施文化建设“五个一”工程,将精准扶贫、民族文化、体育赛事、民宿旅游有机融合,形成“文化+体育+旅游”的扶贫脱贫模式。
五是制度设计人性化。探索“种文化”体制机制,建成市级文化种子孵化中心1个、乡镇服务站14个、村级服务点30个,实现了市、乡、村梯次孵化、渐次服务、层层渗透。截至目前,以文化种子孵化园为平台,近4万人次文艺骨干和业余爱好者接受培训。
利川市“五字战术”打好新一轮退耕还林“攻坚战”
市政府办公室
一是组织保障突出“严”。成立以主要领导挂帅的退耕还林工作领导小组和退耕还林工作专班,目标、任务、资金、责任“四到乡镇”,逐级签订退耕还林责任书,并将该项工作纳入乡镇年终目标考核。同时,将退耕还林工作进行专项督办,对政策措施不到位、工作进度缓慢、年度任务未完成的乡镇和部门进行约谈、通报并问责。
二是工作进度突出“准”。12-1月根据农户申请进行退耕地块地类认定、退耕还林合同签订、编制实施方案。2-3月全面启动、完成退耕地植苗造林。4-5月组织国土、经管等部门完成地块调整。6-7月组织开展县级自查验收。8-9月进行公开公示和政策兑现。10-11月年度工程档案整理及核发不动产权证书(林权证)。
三是化解难题突出“策”。在新一轮退耕还林之初,为突破基本农田限制瓶颈和解决退耕地块零散问题,采用边实施边调整、先实施后调整的办法,在农民自愿的原则下,将承包到户的15度以上的坡耕地纳入还林范围,经验收合格后,涉及基本农田的由国土部门按程序进行调整,解决基本农田限制和退耕地块零散不利于集中连片的问题。
四是市场主体突出“广”。引进企业、专业大户、合作社等市场主体,以“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的模式实施退耕还林。例如,湖北旭舟林农科技退耕还山桐子林5万余亩,模式是农户以坡耕地入股,享受退耕还林政策补助资金,公司负责造林、技术指导及管理,林产品由专业合作社收购,效益按林农6成、公司3成、合作社1成分配,实现利益共享、造管并举。
五是精准脱贫突出“效”。运用新一轮退耕还林带动产业发展,以市场主体引领农民将土地变股份,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资源变资产,离土不离乡,务工挣薪金,退耕领补贴、持股分红利,让农民有股金、薪金、佣金、现金等多种收益。2015—17年,新一轮退耕还林覆盖55个贫困村,占全市141个重点贫困村的39%,直接投资3140余万元,惠及5310户,让18600人增收。
利川市“五化”路径促茶叶提档升级
市农业局
一是建园标准化。采用全域绿色化标准确立原生隔离的茶行稀密度,根据气温、雨量、土壤质地、土壤微酸性、坡度等地理条件确立建园场所,按照生态有利、道路适宜、水利便捷的要求对茶园合理规划。截至目前,全市茶园总面积达24.5万亩。
二是服务社会化。依托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把茶叶生产过程中涉及的信息采集、统防统治、机械操作、产地初加工、社会化营销等服务推向市场。2017年,全市培育省级龙头企业2家,州级4家,市级3家,社会化服务面积达78.4%。
三是防控绿色化。建立茶叶质量可追溯体系,加强“三品一标”认证,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生物防治和统防统治技术,推进茶叶生产绿色化、有机化。2017年,新增省级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基地10万亩(茶叶),“利川红”茶被农业部评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四是生产机械化。以农机农艺结合为基础,积极推广茶叶生产全程机械化装备与配套栽培加工技术,全市综合农机化率不断提升。2017年,机械防治106万亩,机械采茶12.3万亩,推广农机具2000余台套,兑付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90余万元。
五是发展融合化。构筑“生态+旅游+民族文化+特色农业”的“四链”特色产业群,形成新的增长极,带动农民脱贫致富。以“胡家茶园”、“白家茶园”、“刘氏庄园”为代表的茶园体验游每年接待游客3000余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00万元。
利川市“六举措”保障农村集体聚餐“零事故”
市政府办公室
一是申报备案,为集体聚餐“定规”。印发《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关于加强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管理的通知》、《利川市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实施方案》,推进农村集体聚餐备案管理,加强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保险制度推广工作。2017年,全市申报农村集体聚餐3352家次,印制《农村集体聚餐公示牌》30份,发放《食品安全培训合格证》3000份,《农村集体聚餐承诺书》10000份。
二是责任保险,为集体聚餐“上锁”。在谋道镇推行农村集体聚餐领域的食品安全责任保险,以50元保50万的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取得显著效果后正式全市推广。对乡镇(街道)的每一次农村集体聚餐进行投保,把所有申报备案登记的农村集体聚餐活动全部纳入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范围,健全食品安全风险防范化解体系。
三是系统培训,为集体聚餐“掌勺” 。充分发挥575个村协管员和6830个组信息员的作用,逐一上门摸清全体从业农村厨师的姓名、住址、电话等信息,并建成详细的管理台账。全市农村厨师全面实行持健康证、培训合格证,统一工作服的上岗制度。2017年,举办厨师培训班18期,培训厨师3000人(均取得培训合格证),实现农村厨师培训全覆盖。
四是技术支撑,为集体聚餐“安检”。12个乡镇均成立食品快速检验室,建立“国家和省为辅助、市级为中心、乡镇全覆盖”的四级检验检测网络。实行“你点我检”,对群众关注度高、风险隐患大的品种开展重点检验,实现200人以上聚餐“一餐一检”。 同时,对经常供应集体聚餐活动食品原料的超市、农贸市场加大检验频次。2017年,共快检7000批次,发现疑似不合格食品27批。
五是宣传教育,为集体聚餐“普法”。通过播放电视专题片、制作宣传标语、飞播、LED屏、“村村通”和手机短信对农村聚餐相关政策和知识进行全方位宣传。2017年,在农村集体聚餐管理工作中共发放宣传资料13000余份,发送手机短信10万余条,制作食品安全宣传版面、墙体广告200个;开展农村集体聚餐协管员、厨师培训200多期,培训人员12000人次。
六是应急管理,为集体聚餐“值守”。完善应急管理制度,健全快速反应机制,制订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预案,明确突发事件的上报流程、应对及联络机制,不断提高突发食品安全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畅通12331投诉举报电话,实现24小时不间断接听,全市每个行政村均成立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站,做到市、乡、村投诉举报全覆盖。
利川市元堡乡竖“红黄绿”牌连线村干部管理
元堡乡政府
一是“三制”明责任。任务清单制,即每月初将各村党建、精准扶贫、安全、信访维稳、计划生育等重点工作任务以清单形式列出。一月办结制,即对列出的工作清单,督促各村每月按时完成并进行销号。微信公示制,即将各村每月任务清单完成情况在全乡各微信工作群进行公示,接受监督。
二是“亮牌”压担子。每月能够按时较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村,亮出绿牌予以认可;工作完成情况一般,工作积极性不高,存在应付了事行为的村,亮出黄牌进行提醒;未按时完成任务,存在明显不作为、不担当、群众满意度低情况的村,亮出红牌予以警告,并限期整改落实。
三是“奖惩”促落实。在年底对得红牌多,不担当、不作为、不落实的村党组织和村干部进行问责,并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和组织处理;对得绿牌多,工作突出的村党组织和村干部,优先考虑评先评优,在学习培训外出考察、村干部绩效工资等方面予以倾斜。同时,将各村得牌情况作为年底考评重要依据,并提高考评权重。
分送:市委常委会各同志。
副市长,市政府办公室主任、副主任。
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各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
市委各部门,市人武部,各人民团体。
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市法院,市检察院。
编辑:总值班室 联系电话:7282615
省级创建 元堡在行动[03-22]
|
谋道农业:多措并举备战春耕[03-20]
|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顾问二月公务活动(20...[03-19]
|
省农业厅巡查指导我市产业扶贫工作[03-16]
|
凉雾农业:农安工作稳扎稳打 一茬接着一茬...[03-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