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府文件
利川市政务信息〔2018〕12期
mobile 28365365 www.www.jihuiku.com  2018-04-18 16:02:09  来源: 市政府办总值班室
【字体: 】 打印本页 分享

利川市政务信息

〔2018〕12期

 

利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416

 

本期摘要

n  “利川人”大会巧打“家乡牌”拿下200多亿元投资项目

n  做强做大香菇产业  绽放产业扶贫之花

n  利川市念好“四字经”把好食药“安全关”

 

 

 

 

 

 

 

 

“利川人”大会巧打“家乡牌”拿下

200多亿元投资项目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一是广泛联系聚人才。由市委统战部牵头,协调市直相关单位和乡镇统战委员对全市各行业、各地区的利川乡贤进行了周密细致地调查摸底统计,通过主动联系,征求意见,最终有30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甚至海外的利川乡贤代表如约而至,其中包括非公经济人士、党外知识分子、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等一大批统一战线人士。

二是畅叙乡情凝人心。制作播放了电视宣传片《归》,再现勤劳朴实的利川人在外打拼的的艰辛历程,勾起利川游子浓浓的思乡情;开展了“赏利川风情”活动,表演了《龙船调》、《摆手舞》、《掐菜苔》、《太阳大得很》等民族歌舞,引起感情共鸣;组织了“话利川发展”活动,五位利川乡贤讲述了自己的家乡情、创业路,道出了利川游子的思乡情怀。

三是携手合作谋发展。开展了“利川人”大会工商界代表交流座谈,“在家”的工商界代表介绍了山桐子、民宿、山药、硒产业、纯菜等农特产业发展情况,希望“在外”的利川乡贤支持家乡发展;完成了23个项目的现场签约,投资总额达247.5亿元,着力把利川建设成为湖北省特色产业增长极核心板块,“向西开放”的桥头堡。

 

做强做大香菇产业  绽放产业扶贫之花

——利川市汪营镇香菇产业发展纪实

汪营镇政府办公室

近年来,汪营镇坚持走产业化扶贫之路,不断探索创新产业扶贫新模式,坚持把香菇产业作为第一扶贫产业,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有效保障了贫困农民稳定脱贫,同时发展壮大了特色产业集群,实现了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共羸。

一、基本情况

汪营镇地处八百里清江之源,东邻武汉,西接重庆、成都,是湖北利川西部的重要门户。全境国土面积524平方公里,下辖47个村,3个居委会,总人口10.3万人。境内平均海拔1100米,年均气温15℃。2017年被湖北省确定为一二三产业融合示范乡镇和“森林城镇”示范镇。

近年来,汪营镇坚持走产业化扶贫之路,不断探索创新产业扶贫新模式,充分利用香菇种植“短、频、快”的特点和可观的市场前景,依托湖北盛稀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熟的生产技术和较为雄厚的资金实力,落实产业扶持政策,坚持把香菇产业作为第一扶贫产业,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有效保障了贫困农民稳定脱贫,同时发展壮大了特色产业集群,实现了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共羸。

二、主要做法

(一)完善机制,坚定发展信心

镇级层面:成立了镇党委书记任组长的香菇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设立汪营镇香菇产业发展办公室,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和解决香菇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具体负责制定香菇产业发展规划、组织实施、质量监管、协调服务等工作,在建基础设施、抓技术培训、做产品推广、引资金活水等方面多做文章,大力推进全镇香菇产业规模化、标准化,通过香菇产业带动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如期脱贫。村级层面:试点先行,整体推进。在井坝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流转土地25亩,建设53个标准化香菇种植大棚,53户易迁户通过直接参与香菇种植或托管的方式,实现家门口增收。组织技术人员,深入高山(鱼龙片区)、盆地(白果、石坝、龙头片区)基地搭建简易出菇棚进行试验示范,推出适宜土壤、湿度和气候等自然环境的香菇栽种棚型,并在全镇推广使用,建立《汪营镇香菇栽培管理技术操作规程》,为全镇香菇推广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指导。通过“以点带面”,按照“三步走”规划,率先在全镇易迁安置点推广经验,而后在全镇贫困户中推广,最终扩大到全镇农户。

(二)规划先行,夯实发展基础

制定《汪营镇2018-2020年产业扶贫行动方案》及《汪营镇推进香菇产业实施方案》,明确香菇产业发展的基本原则和奋斗目标。根据气候条件、人口分布、区位优势,着力打造“一园四带”(即一个香菇产业扶贫创业园和四大产业带)。2018年在大路坪村建成香菇产业扶贫创业园,到2020年,建成以大路坪村香菇产业扶贫创业园为中心点,逐步纵深推进香菇产业全域全覆盖,形成新房村—清江村,井坝村—石板水村,苏家桥村—高坎村,鱼泉村—鹞子池村四大香菇产业带。

(三)创新模式,推动产业发展

汪营镇香菇产业发展主要是在全镇易迁点推行“5333”扶贫模式。“5”指香菇产业发展的5个关键环节,即市场主导、企业带动、基金支持、合作经营、按期分红;第一个“3”指3个分红主体,即基地(合作社、能人大户)60%,贫困户30%,村集体经济10%三方分红;第二个“3”指3种帮扶方式,一是既无劳动力也无经营能力的贫困户,全托给市场主体管理,按其分红;二是有劳动力无经营能力的贫困户参与劳动,实现劳动工资加按期分红;三是有劳动力、有经营能力的贫困户自领大棚,自主经营,收入全归贫困户;第三个“3”是指3个扶贫“零”特点,即贫困户实现零距离就业、零风险经营、零投入分红。

(四)建立基金,优化产业发展

一是政府“搭台”,扶持优势产业。2017年5月25日,成立“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推出利用银行贷款发展香菇产业的金融产品“香菇贷”,即将易迁建房后剩余的资金和重点贫困村推进产业发展资金进行整合,同时引导企业、金融等社会资金投入,成立香菇产业发展基金,注入担保公司,再由银行按照1:8的比例放大贷款额度用于香菇产业发展,用于支持贫困户、合作社及能人大户发展香菇产业,破解产业发展融资难题。二是人人“唱戏”,延伸受益面积。有发展能力、无启动资金的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不需要抵押,由互助社担保向银行申请贷款;种植大户贷款额度为1—30万,专业合作社贷款额度为1—50万;贫困户贷款全免息。银行将农户申请的贷款发放到企业,由企业提供菌棒给农户种植并提供技术指导,农户种植产出后又由企业按市场保护价回收,回收的效益则按比例返还银行贷款。

(五)注重品质,壮大产业发展

一是龙头带动,技术扶持。建立《汪营镇香菇生产标准》,由镇香菇办负责,对全镇10余个基地、合作社进行免费技术培训,每周定期到村上门跟踪指导,确保贫困户掌握技术、增加产量,达到预期增收致富的目标。依托湖北盛稀源农业有限公司与华中农业科技大学、湖北省农科院校企合作平台,对香菇菌种繁育及产品研发进行战略合作,建立了实用菌教学研究基地,为香菇规模化生产提供了人才、技术支撑。二是挖掘特色,打造品牌。深度挖掘香菇的附加值,加大香菇的市场推广以及循环农业科技技术研究力度,生产香菇酱、香菇口服液、香菇系列零食等集新颖、环保、高价值于一体,并与恩施州大健康产业发展理念高度结合,依托深加工打造一系列全国知名的香菇品牌。目前已注册的州级知名商标有“山绿”、“盛稀源”,已申请注册的商标有“佛宝山珍”、“何仙菇”。三是技术研发,做强品质。和华中农业大学开展食用菌种培育、鲜菇深加工等技术研发,投入200万元资金研发香菇深加工技术及生产线建设,目前开发出干香菇、香菇酱、香菇片等产品投放市场。10月18日在武汉举办的湖北省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创新项目创意大赛上,湖北盛稀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参赛项目荣获二等奖,在创新企业发展上得到专家组的一致认可。

 

利川市念好“四字经”把好食药“安全关”

市食药局

一是聚焦“四大工程”。建设食品放心工程、餐饮业质量安全提升工程、农村食品安全治理工程、示范创建工程,提升治理水平。1-4月,共计排查6654家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消除食品安全风险点612处,全市3688家餐饮服务单位统一张贴“文明就餐”宣传画,摆放“光盘行动”宣传卡。

二是紧盯“四个重点”。围绕重点产品、重点区域、重点企业、重点时段,提升防控能力。1—4月,出动执法人员9265人次、执法车辆352车次,开展各种专项整治10余次,抽检273批次,快检2109批次,签订责任告知书3362份,排查食品安全隐患648处。

三是强化“四项举措”。压实主体责任、加强全程管控、创新监管方式、开展专项整治,提升监管手段。落实中小学食品安全校长责任制,实行中小学学生2元保10万的责任保险制度;实行农村集体聚餐从业厨师培训和登记备案报告制度,落实农村集体聚餐备案奖励制度和农村集体聚餐50元保10万保险制度,积极探索协管员以奖代补政策。

 

 

 

 

 

 

 

 

 

 

 

 

 

                                              

分送:市委常委会各同志。

副市长,市政府办公室主任、副主任。

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各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

市委各部门,市人武部,各人民团体。

        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市法院,市检察院。

编辑:总值班室                 联系电话:7282615   


相关链接